新能源线束的应用场景和设计要求
汽车上线束特别多,剥线钳品牌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人体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官,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开孔器新能源线束的应用场景主要有车内线(BMS线速,电池包内线束,主控制线束)、充电枪/充电桩以及随车充三种情况,而车内高压线束主要是对新能源车辆提供高压强电供电作用,在新能源汽车中属于高安全件,具有大电压/大电流、大线径导线数量多等特点,这也使得新能源车内高压线束的设计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车内线束设计及导线要求。
一、车内高压线束基本特点
1. 大电压/大电流
扎带类型新能源汽车电池电压可达600V,对应导线耐压等级达300A。而传统燃油车电池电压一般为12V,对应的导线耐压等级小于60V。
2. 大线径导线数量多
新能源汽车在高压电池、逆变器、变压器、低压电池、空调压缩机等等部位都需要用到大线径导线,数量非常之多。
二、车内高压线束面临的挑战
车内高压线束由于具有大电压/大电流、大线径导线数量多等特点,线束的设计面临着安全、布线、屏蔽、重量及成本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总结出一些应对措施。
1. 安全
面对安全挑战,车内导线选用、密封等方面需要做出一些应对措施
2. 导线选用
采用高压导线600V/900V(AC)(参考ISO19642);
采用壁厚高线,壁厚0.6mm—1.1mm;
采用耐热导线,耐热150度或以上
可选用硅橡胶导线,交联聚乙烯/交联聚烯烃材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