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ansong 发表于 2024-6-16 10:56:25

分析:什么是私募基金?


  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的头衔有严重通货膨胀的倾向。购买私募软件https://www.simuwang.com/私募排排网依托私募基金数据库,为投资者提供私募行业信息、私募基金净值、私募基金排名、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产品等数据以及私募路演直播等服务,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https://img0.baidu.com/it/u=3927055896,893835520&fm=253&fmt=auto&app=120&f=JPEG?w=1226&h=800

  业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PE来访,人头攒动,接过一张名片:合伙人。顿生敬意:这是老板呀!又接过一张名片:管理合伙人。嗯?管老板的?又接过一张名片:创始合伙人。这才是真正老板啊。这时过来一花白头,递过一名片:首席合伙人。企业家顿时“内牛满面”:爷爷们,到底谁是老大呀?

  上面笑话中的管理合伙人(Managing Partner)可能是基金管理公司处于决策地位的高级合伙人,也可能是专职做投后管理的合伙人(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

  创始合伙人(Founding Partner)则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创始成员。

  真正的大老板当然是首席合伙人。而只标“合伙人”的则可能对应会计师事务所的二级合伙人。为方便和企业家及政府打交道,原先称“副总裁”的中级管理人员现在也有叫“投资总监”的,而助理(Analyst)也有叫“副经理”的。

  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好听的职级被中国私募股权界创造出来。

  实际上私募基金这是个在国内及其小的领域的圈子行业,市面上大部分打着私募基金较高回报率的大都都是庞氏骗局。

  既然来了,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个基础的认知也有益于大家长个心眼

  1 、什么是私募股权

  所谓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通常指的是主要采用私募方式募集资金,并对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的集合投资方式。

  之所以被称为私募股权,是因为该类基金一般通过私募方式筹集,并且投资方向主要为私募的非上市股权。

  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也称股权投资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

  2、 私募的商业模式

  私募股权商业模式的核心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的收益来自初始投资与项目退出时的套现价值之间的差额。

  基金管理人独立或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发起设立基金。

  在基金设立后,基金管理人负有寻找项目、项目谈判与交易构造,监控被投资企业并实现投资退出等职责。

  基金的主要资本来自养老基金(社保基金)、银行、保险公司、捐赠基金、慈善基金与个人投资者。

  由于绝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因此承担管理职责的基金管理人通常也被称为普通合伙人(GP),而投资者通常被称为有限合伙人(LP)。(我目前即担任GP又做LP)

  私募股权基金要完成募集资金、部署投资、监控项目以及项目退出四个阶段。

  私募股权筹资一般要花6—9个月,长的甚至能达到18个月。

  从筹资截止日开始,基金管理人开始部署投资项目。这个阶段也称投资期,一般持续3—6年。

  当一个项目投资完成之后,基金管理人会持续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视情况给企业以财务、战略或销售渠道等各种支持。在第4—10年的收获期,基金管理人会通过上市和出售等方式来实现资本增值和项目退出,并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需要说明的是,多数天使投资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于初创期企业高夭折率导致的。

  但是成功的天使投资案例所提供的收益倍数也是惊人的。

  举个例子,百度在2000年时进行首轮天使融资时其公司估值仅为240万美元,而至2011年百度的市值曾超过500亿美元,其回报倍数不言而喻。

  从数据上来看,天使投资的平均收益率可能要高于普通投资。

  但这背后是少量极成功的投资案例和大量的失败案例

  我们业内一般以为

  在早期创投领域,严格执行分散化投资和投资上限控制的投资纪律是基金管理人长期获得稳定收益的保证。

  3、利益分配方式

  与共同基金(开放式或封闭式基金)不同,私募股权基金通常收取较高的年管理费,比例通常是承诺资本的1.25%—3%。

  此外,基金管理人还收取投资利润的15%—25%作为管理分红(Carry Interest)。也就是说,有限合伙人提供了将近100%的资本,但只享有75%—85%的受益权。

  这一商业模式与对冲基金及我国常见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类似。

  为了使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基金管理人只有在投资者收回全部本金,并且实现一定的保底收益之后,才能在利润的增量部分分享15%—25%。

  而1.25%—3%的固定管理费则是为了弥补基金管理人的日常开支,通常包括员工工资、寻找项目的费用以及投资过程中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

  4、行业规律

  创业投资基金

  一般致力于投资初创期的企业,但它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初创晚期”的企业。

  或者说,创业投资选择的企业风险水平要低于天使投资。这部分是因为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规模相比天使投资要大。

  我国2010年新设立的人民币创投基金平均规模为3亿元左右。

  假设每只基金平均投资20个项目,那么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金额为1500万元。

  而能接受1500万元投资的企业一般都已经进入初创晚期甚至成长期了。

  创业投资基金除了为企业提供融资之外,还会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团队建设、财务规划甚至业务发展方面的帮助。

  一般来说,成功的基金管理人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深厚的人脉关系,能够对被投资企业提供普通投资者所不能及的帮助。

  但遗憾的是,我国的创业投资行业仍集中于“初创晚期”,仅有少数基金管理人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以外的帮助。

  这也是我国私募股权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重要差距。

  成长阶段

  企业在成长阶段一般已经跨越了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和利润处于快速成长区间。

  我国市场上的部分创投基金和成长资本基金专注于投资处于扩张期后段或临近上市阶段的企业,寻求快速套现。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因而有大量的私募股权资本集中于这一领域。

  譬如,在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28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得到了总共46家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

  根据清科创投的统计,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的账面回报倍数平均超过10倍。这也成为游资大量涌入私募股权领域的重要原因。

  成长投资的策略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套利策略。

  基金以相对低价买入企业上市前流动性很差的股票,在企业上市后再在公开市场上套现获利。因此,基金获利的关键在于企业上市的成功与否,而非企业在投资期间本身的成长性。

  从2009—2010年的数据来看,中国成长投资策略的平均投资期限约为2年,投资金额平均约为4000万元。

  较短的投资期限和较低的投资金额使得基金的投资很难对企业成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从美国的实证数据来看,创投与成长资本支持的企业在上市前后都体现了高于普通企业的利润成长性和会计信息质量。

  但从中国近几年针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研究来看,中国创投与成长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上市前盈利水平更低,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也低于其他企业。

  譬如,2010年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利润增幅甚至不如主板企业,而前者有相当比例为创投与成长资本支持的企业。这种反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成长投资策略的不足。

  基金更关心企业上市的操作过程,而非企业本身的成长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这种急功近利的套利投资模式显然会逐渐失去盈利空间。

  成熟及衰退阶段

  虽然不少企业的商业计划都声称它们将会维持长期的高速增长,但实际上没有一个行业能够维持长期高增长。

  客观地说,一切企业最终都会消亡。

  1896年道·琼斯公司将纽约股票交易所最大的30只股票价格进行算术平均,建立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即公众日常听到的“道指”。

  100年之后,只有爱迪生电灯公司(现在的通用电气)仍然还是道指的成分股,其他企业均已破产或被收购。

  而通用电气也已今非昔比,成为一家主营业务为金融的多元化公司。

  企业在度过高速成长期之后的下一站便是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行业门槛降低,价格战开始出现,从而导致销售收入和盈利增速开始下降。

  中国的家电和计算机制造是典型的例子。这两个行业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辉煌的高成长时期,但现在都进入了利润偏低且竞争激烈的成熟期。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微软(Microsoft),这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垄断服务提供商1986年上市时是耀眼的明星企业,2000年市值甚至超过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企业。

  然而到2010年时,微软的利润成长率只有10%左右,市盈率也降至传统企业常见的10倍。

  当企业步入成熟甚至衰退阶段时,私募股权基金也会参与投资。

  但由于此阶段的企业成长前景不高,因此私募股权基金通常会通过大规模举债的方式来提高收益,也即杠杆收购(LBO)。

  一般来说,杠杆收购中的股权和债权资本的比例在1∶3到1∶4之间。债权资本主要来自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夹层基金以及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由于中国当前的政策环境并不支持金融机构提供这类贷款,因此杠杆收购在我国案例并不多。典型的有2004年新桥基金对深圳发展银行控股权的收购及2006年鼎晖与高盛对双汇集团的收购。

  在多数杠杆收购中,私募股权基金会寻求与企业管理团队合作共同收购,因此这类收购也称管理层收购(MBO)。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行业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成熟行业”,但在中国仍然可能处于高成长阶段,譬如食品、服装、银行和铁路等传统行业。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整体收购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成熟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有时也在其中。

  譬如,弘毅资本2004年收购中国玻璃,太平洋联合集团(PAG)(现称太盟(PAG))2006年收购童车制造商好孩子,红杉资本2008年收购网络零售商麦考林。

  这些被收购的企业后来业绩都出现了显著的成长,并最终成功上市。

  链接我关注公众号:凯导,有一个优质信息社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析:什么是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