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如何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这个问题在潼潼小的时候也曾在我脑海中出现了多次。虽然最终我经过一番挑选还是给她报了一家知名的早教机构,也加入了每周末就奔向早教机构的大军,可要是别人问起我来,我仍然会建议她根据自家实际情况与想要达到的目标谨慎选择,这的确不是一刀切的事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再做抉择?也许下面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与思考。0-3岁早教https://qinzi.kidcastle.com.cn/吉的堡三十余年始终坚持素质教育,步履不停初心依旧,力求为更多华人家庭带来真正具有终身成长价值的品质教育。
https://img2.baidu.com/it/u=1585064200,321513801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750&h=500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
文|蕴雯
一直以来,对于要不要上早教班,上早教班到底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争论不休。不论是科学界还是断章取义趁机牟利的商家,都在“抓住0——3岁关键期”和“早教班如何毁了你的孩子”两面大旗下各自摇旗呐喊。
这场无休止的争论,缘由还在于我们身体那神秘的“三磅宇宙”。大脑之所以被比喻为三磅宇宙,是因为它极为复杂的结构和巨大的未知性。妄下结论或草草定论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先来谈谈我的个人经验。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为他选择了一个离家很近的早教班,起初只是想着多一个玩耍的地方,抱着试试看也无妨的心态开始上课。
上早教班有意义吗?
这是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问我最多的问题。早教机构昂贵的价格,会让父母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希望孩子达到和价格相匹配的进步。
当然,它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也许,每周(或者每天)“强制性”的拿出一小时时间,与孩子亲密接触对那些缺乏自制力、过于忙碌的父母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近一个小时的早教课上,父母全心与孩子互动,更直观地观察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了解孩子完成指令、接受信息的配合程度、感知孩子的兴奋点、兴趣点所在,同时也观察其他孩子,通过对比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独特个性、成长节奏,以便对日常的教养适时调整。
也许,早教班、兴趣班的课程设置为你和孩子日常的相处、游戏提供了一种可能、一场延伸。特别是对那些平日大多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早教班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隔代养育的缺憾,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但由于我家老人平日陪伴孩子的质量比较高,我和先生商量决定每周末亲自带孩子去上课。在将近两年的课程中,我确实感受到孩子在大运动、听指令、与人沟通等方面的点滴进步。可由于我们上课的频率过低,并且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成长发展,我无法草率的将这些进步完全归结于早教班的作用。
犹豫着要不要报个早教班给孩子的父母,往往容易陷入错过“孩子敏感期”的焦虑,似乎一不留神便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澳大利亚儿童发展研究专家迈克尔·C.纳格尔在《生命之始:脑、早期发展与学习》一书中指出:
“除非是生活在极度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 他还断言,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超出正常范围的特殊刺激或活动能够让大脑发育到更高水平。
早教机构的显著效果,在极端环境下的孩子身上更为明显。Lazar等人于1982年发表了一篇跨度为10年的早期教育对低收入家庭孩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提供的正常互动极度缺失的情况下,相对专业的早教机构的确会对孩子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那些被恐慌和焦虑驱赶着的父母们,大可放宽心,错过早教班并不等于错过孩子的未来,缺失的积极影响都可以通过普通的日常亲子互动弥补。
如何合理选择早教机构?
如果资金等方面的条件允许,让孩子上个早教班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面对早教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如何选,选什么样的机构都会直接影响到它的效果。就我个人的经验谈几点:
-01-一定要上试听课
每个早教机构都可以联系预约试听课。父母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实地感受下。在上课时,认真思考老师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比如我曾试听过某机构的音乐课,虽然老师从授课方式、环节设置、讲解内容等各方面来看都非常专业,但整堂课下来存在安排过满、信息量过大的缺点。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没有耐心坚持整堂课,课上了三分之一,孩子们便开始随意走动或者发呆,再也听不进去老师的讲解。互动方面由于任务过于复杂,孩子们也不能很好的参与完成。显然,这样的机构是不适合孩子的。
上试听课时,要认真感受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待孩子的态度、与孩子的互动,不要盲目追求早教机构的“名牌效应”。我曾经去试听过一个全球连锁的知名早教课程,但遗憾地是上课的两位老师并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对于她们,上课只是任务的完成,无法融入孩子就无法抓住孩子的心,这样的机构同样不适合孩子。
-02-一定要选择离家近、交通方便的早教机构
一般早教机构的课程时间跨度都比较长,既然报名参加,家长便首先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坚持下去。所以,一个不用舟车劳顿的早教机构真得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降低孩子因为等待而消磨掉的兴趣和期待。
-03-早教机构的硬件设施、卫生条件等不容忽视
如果一个机构的玩具、器械过于破旧,会增加安全隐患。清洁方面做得不到位,会增加孩子感染细菌、病毒的几率。但新装修的机构也要慎重考虑,甲醛等有害物质也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上了早教班,几点误区要避免
-01-不要给孩子报过多的早教班、兴趣班,也不要让孩子一天上超过两节课
身边的一位朋友,每次孩子去上早教课都会抱怨,因为父母给他安排了整整一上午的课。过早、密集地将孩子的生活填满早教班、兴趣班,会让孩子失去自由选择的机会:选择如何去做,或者选择不去做。
在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的强化刺激时,反而可能导致 “神经挤迫”(neurologicalcrowding)现象,即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的大脑功能区域在儿童期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得·胡滕洛赫尔(PeterHuttenlocher)所定义)
孩童需要无目的 “鼓捣”时间,需要无意义的闲暇时间,空闲是大脑得以休息的保证,也是建立连接的必需。适度的放空和无聊感是创造力滋长的土壤。
近10年中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儿时有机会多跑动、多发呆、多做白日梦、多在自然环境中随意玩耍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另一个大脑发育关键期中,如果有机会身处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反而会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爆发式学习能力。
-02-试图撒手交给教育机构的想法永远都不要有
不论是在教育机构的选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父母都要时时审视是否符合你的孩子内在的生命节奏。
每个孩童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是个体精神努力实现潜能的过程,并与遗传的能力一起合作,寻找自己的声音,引导自己发展。
教育机构的最大弊病在于教育的单一性,所以永远也不要夸大或者幻想他们的积极效果。
父母要把上课作为开始,而不是结束,如何在平日引导、陪伴孩子更为重要。
-03-不要过早送孩子去早教班,特别是六个月以前
婴儿的出生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从黑暗的子宫中诞生是一项艰难历程,在最初的几个月,婴儿需要舒服、温暖、营养和安全。他们还需要和平和宁静。生活本身——消化、地球引力、穿衣、周围的人已经目不暇接,要适应的东西对婴儿来讲足够多,没有必要送到早教机构进行额外的刺激。
有研究表明:“最初几个月内,能安静独处的婴儿,较容易成长为心满意足的婴儿,成为有着良好睡眠的婴儿,成为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婴儿”。
作为父母,要以自然的方式流露关心和情感,比如在喂奶或者换尿布时,以自然的方式照料、唱歌、闲谈,其他时间让婴儿安静的睡眠,醒来时也尽量避免环境中的不断干扰。尊重婴儿安静的需求,让他们独处。
不上早教班,也可以早教
早教≠早教班,相信明白了这一点的父母们,也不会过分纠结于报不报早教班了。
对孩童早期教育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已经被科学证实。早期教育的概念颇为宽泛,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等都是早期教育中应该注意培养的。所以最好的早教老师并不在早教班,而是父母本身。最好的早教,来源于真实世界和现实生活。
通过高质量陪伴,通过阅读、游戏、言传身教等等方式,早教在家也可以做得很好。
早教班只是一场选择,一种不同的体验,如何在育儿信息过剩的今天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是关键。
不要去问别人“要与不要”的答案,观察你的孩子如何探索,理解他的世界,你的答案便迎刃而解。
-END-
参考来源:
1、《生命之始:脑、早期发育与学习》 作者 迈克尔·C.纳格尔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作者 约翰·霍特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Lasting effects of early education: A report from the Consortium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I Lazar , CT Ramey——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2
小暖有话说
其实对早教机构我一直的要求就不太高,想着就当是自己去学习一些早教的方法,拿出固定的时间陪娃,同时也让孩子有个能熟悉社交环境的场所就好。
没有过高的期望自然也不容易失望。所以自打潼潼一岁开始上早教以来,我们都还觉得算是挺有趣的体验。音乐课上就跟着不同国家的乐曲跳跳舞,艺术课就随便穿着围裙涂涂鸦,运动课就在那些滑梯和器械中间蹦跳着,厨艺课就带着孩子摆弄个什么小饼干……
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与孩子的游戏,其实也算是难得的时光。尤其是爸爸。
但对比它相对昂贵的价格(一节课200+),如果你对它心存过高期待,还是挺容易失望的。所以,先摆正心态,就当一个玩乐的地方,这笔钱你即使花了却没得到你意料中的那些收获,你也不会觉得太冤,那就去。不用跟风,我并不觉得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选择机构也挺重要的。我曾经去过一家知名机构,试听课上,一个老师拉扯着当时才一岁还不愿意爬绳索的潼潼,嘴里嘟囔着:“你刚才试过那个老师的游戏了,现在就一定要来试试我的。”我见此情景当场石化。
早教班也是一个小社会,你可以见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孩子和家长。孩子们抢玩具的,推搡的,大喊大叫大哭大闹的到处可见。大人们为了孩子打架的,争吵到面红耳赤的,也什么都有。也算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和孩子们,都在感受着,和成长着。
至今潼潼还有几十节早教课没上完,估计也是没时间再去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