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私募基金具体是什么?合法吗?
一直以来,大部分外行人对私募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见,一听到私募两个字就觉得那是不安全、不合法的,别说投资了,就连多了解一点的兴趣都没有。但是,私募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大家对私募会产生诸如以上的种种偏见呢上海私募投资平台https://www.simuwang.com/私募排排网依托私募基金数据库,为投资者提供私募行业信息、私募基金净值、私募基金排名、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产品等数据以及私募路演直播等服务,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https://img0.baidu.com/it/u=3927055896,893835520&fm=253&fmt=auto&app=120&f=JPEG?w=1226&h=800
无非就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第一印象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思考几秒,想想“私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说实话,单从字面意思来看,私募中的“私”字,给人的印象分并不高。“私”,在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而在平常的运用中,也多是“私下”、“自私”、“走私”等用法。
应该说,“私”在我们潜意识里,是偏自我、偏负面的词汇,尤其是当它和钱、投资挂钩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容易变得更加敏感。所以,单从名字上来看,大家很容易对私募产生偏见。
但事实上,私募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相比公募,私募在灵活性、建仓成本、业绩收益分配、投资决策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2
运作形式
一直以来,人们对私下操作、非公开的东西带有与生俱来的不信任感,如果不公开透明,往往容易被人冠上“内定”的帽子。
私募就是无辜“躺枪”的一员。私募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能公开募集,不能公开宣传,所以金融风险在私募行业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一但出现风险或者盈亏,就会引起人们的猜疑。再加上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的乱象行为,比如部分机构的内幕交易、暗箱操纵等等,更容易加深人们对私募的偏见。
然而,非公开性是私募与生俱来的特点,由于私募的门槛较高,只能针对高端人群,且对人数、额度都有限制,所以无需对外宣传。私募的“私”,是监管层的刚性约束,作为合法合规的私募机构,必须无条件服从监管层的相关要求。
3
存在乱象
私募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之前,行业存在一定程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正规的金融机构名正言顺的发行私募产品之外,也有一些非金融机构巧钻法律空子,通过操纵个人账户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再加上投资者自身知识水平和结构存在差异,以至于很多投资者到现在都没办法正确区分“私募”和“非法集资”
不过让投资者可以松口气的是,随着这两年监管层多措并举规范私募行业以来,私募行业大浪淘沙,迎来了阳光、健康的发展环境。现如今,“一法六规”的监管紧箍咒牢牢地戴在私募的头上,从规范性和安全性角度来看,私募行业早已今非昔比了。
当然,大家对私募产生偏见的原因,除了以上种种,还跟自己及身边人投资私募的经历、自身的投资习惯等有关。但不管具体原因如何,现在都是时候消除对私募的偏见了!
近年来,私募基金迅猛发展,已然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10.24万亿,较2015年底增长了5.17万亿,增幅为101.88%,其中股权类私募为主要推动力,2016年私募股权管理规模增加了3.88万亿,增幅达138.48%。
2016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较为低迷,期货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投资机会但市场波动的加大也加剧了投资风险,而债市信用风险的逐渐暴露也让部分投资者异常谨慎。不仅如此,伴随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速的放缓,尤其是近段时间政策层面的严格调控,当前房地产投资明显降温,相关数据显示,高净值人群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兴趣大幅下降,目前投资性房产的配置比例甚至远低于股票、债券及基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开始转向股权类基金的投资,以期通过长期投资来获取一个相对稳健的收益。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及“互联网+”、智能制造、消费升级、医疗健康等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都将大大提升私募股权投资的吸引力
所有的偏见都源于不了解,身处私募迅速发展的时代,有挑战,更是机遇。投资者更应该秉承理性原则,抛却偏见,系统地学习私募投资相关知识,理性地看待市场、看待私募,从而为财富的保值增值多增加一份保障。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这里有四个注意事项,
希望能够引起大家重视:
(1)先看自己的可投资资产,是否有50万或者100万。这是入门资格,如果没有,就不要想着去博股权市场了。因为股权市场的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把平时积攒的“养老钱”、“活命钱”都搭进去了,未来要怎么生存?做股权投资,前提是一定要有富余资金。
(2)要有良好的心态,做好风险准备。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股权投资跟债券投资、银行储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投资产品,如果无法承受较大风险,就不要踏入这个市场,高收益总是和高风险相伴的,这个心理准备必须有。
(3)警惕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小公司,防止被骗被忽悠。“4.5元每股,10万股起手,不限售,两个月以后能翻一倍,3年内公司计划上创业板或者战略新兴板,到时候套利空间更加无限。”类似这样的网络宣传标语,比比皆是,无数投资者因此上当受骗。在此提醒:普通人投资股权时,一定要找正规的、声誉好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不要轻信打着“安全、高收益”幌子的小公司,不要被它们吹上天的收益所蒙蔽。
(4)轻易不要踏入一级股权投资市场,一级比二级风险更大。如果你资产量很小,但胃口又很大,不满足于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那可以考虑投资一些二级证券市场上的基金产品,或许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私募基金是什么?起投门槛非常高吗?主要投资范围是什么呢?收益情况如何?风险高吗?
说起私募基金,大家内心不免有以上种种的疑虑。那么,什么是私募基金?与大家所熟知的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有哪些不同呢?今天的“基金知识小课堂”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私募基金的主要类型?
私募投资基金的类型:主要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类私募基金。
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资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未上市企业股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资产;
资产配置类私募投资基金,主要采用基金中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跨类投资。
私募基金vs公募基金
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以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基金,因此发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媒体等媒介公开宣传销售,投资者也可以在银行、券商或者其他正规渠道购买。
私募基金只面对合格投资人非公开发行,并且法律规定不能通过公开宣传来募集资金。所以投资者们平时接触的基金,绝大多数都是公募基金。
募集对象及门槛不同
公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社会大众,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买,没有人数限制,门槛也比较低,一般是1000元起投,有的10元、1元也可以购买。
私募基金的对象则是少数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具体来说要求个人金融资产超过300万元,或有近三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证明;而且投资门槛高,一般是100万元起投,规模越大门槛越高,有的甚至需要300万元以上。
信息披露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面向大多数投资者,因此证监会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严格:有规定的季报、半年报、年报,并需要对投资标的、投资组合、产品净值、持仓比例、利益分红、前十大重仓股等信息进行详细地披露,从而让信息达到有效性、明确性和易获取性。
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低,一般不披露持仓。对于投资标的、投资组合、投资项目、产品净值、何时申购赎回、具体操作等这些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保密性更强。
管理费收取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通常不收取业绩报酬,主要收取管理费,以及交易产生的申购费、赎回费等。并且由于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通常比较大,所以收取的这些管理费用也比较低。
私募基金也可以收取管理费、申购费、赎回费等,但这些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私募基金主要靠收取业绩报酬,也就是从盈利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提成。这种情况下,私募公司就必须始终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持续为其获取收益,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是种考验。
总的来说,相比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资限制少,操作灵活的特点对投资者和基金经理而言都提高了一定的门槛,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资产实力和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也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