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xj1 发表于 2024-7-18 13:33:34

了解:私募基金公司是干啥的?


  这两年一直在一家小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因为公司小,所以从撩项目到募资到发行的全流程都经历过了,结合自己的经历也反思了不少东西,对整个金融行业,特别是财富管理领域有了挺多感触,在这里也分享交流一下。买私募基金https://www.simuwang.com/私募排排网依托私募基金数据库,为投资者提供私募行业信息、私募基金净值、私募基金排名、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产品等数据以及私募路演直播等服务,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https://img0.baidu.com/it/u=3927055896,893835520&fm=253&fmt=auto&app=120&f=JPEG?w=1226&h=800

  因为自己经历有限,所以内容不可避免带有主观片面性,仅供参考。日后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丰富,如果有了新的东西,再来update。

  用大白话来说,金融机构的本质就是撮合,把需要钱的客户(机构和个人)和有钱想“钱生钱”的客户(机构和个人)撮合起来。银行、证券、基金,本质上干的都是撮合的生意,赚的就是手续费。只是有的是直接的借钱放款,有的包装成了标准化的理财产品,有的是非标准化的借贷(非标债权),有的直接在公开市场交易(证券市场)。

  先来看一组数据:

  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银行(包含了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如果只算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是18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将近300万亿。

  私募基金公司呢?

  将近2万5千家,管理规模14万亿。

  这是在协会备案的,正规持牌的机构。

  那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两万多家机构,比银行多多了吧?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私募基金进行产品宣传?行业的情况都不太了解?

  很简单啊,顾名思义,私募,就是私下募集的。监管有要求,不得在公开场合进行宣传,只得针对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

  谁是“合格投资者”?

  最近三年年均收入在50万以上,或者金融资产(不包括房产)在300万以上的投资者。

  说白了就是特别有钱的人。

  你要问,年收入50万哪里算特别有钱了?

  这只是个入场资格。

  私募基金的投资起点金额是100万起,产品还多是高风险R5级的,甚至有极大的本金亏损的风险。所以你的有钱,原则上得是随便就能拿出100万以上,放上三五年不着急用,就算全亏完本金也不肉疼或者至少对你的正常生活没太大影响的。

  私募基金其实也是从美国的泊来品,本质上就是帮有钱人提供个性化赚钱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

  举个例子。一个叫比尔的富二代继承了父亲1亿刀的巨额遗产,钱多也是个烦恼,放在银行嫌收益少。他身边还有不少像他这样的富二代朋友。大家都在为钱多而烦恼。据打听,有一个市场经验特别丰富的叫巴特菲的投资经理,在认识比尔后给他说:“这样吧,我来专门为你们几个服务。你们凑100亿刀放我这里,时间是五年,我来帮你们找“钱生钱”的机会。但我每年管理这笔钱也有成本的呀,你们每年给我2%的管理费。同时,为了鼓励我帮你们多赚钱,你们到时候赚了的收益部分,我要抽20%出来。”

  小巴同志之所以有动力做这事儿,是因为凭借他的市场敏锐度和能力,他有信心可以赚钱(反正亏了也不是亏自己的钱)。如果100亿刀赚了10%,他就能拿100亿*10%*20%=2亿刀,太有动力了呀。

  而因为时间较长,所以这五年里,他可以投钱去炒股(私募证券基金),也可以入股一些没有上市的优质公司,坐等他们上市后套现赚取高额收益。(私募股权基金)。

  事实上,美国除了这样的有钱人,还有不少大的机构,比如慈善机构、学校的基金会、养老基金等,他们也符合有很多钱且不着急用钱的条件,他们是私募基金的资金大头。

  私募是金融泊来品,在我国也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引入进来的,真正爆发发展为人所知,得益于最近几年资本市场的繁荣。

  前面说了私募分为私募证券和私募股权,我重点说说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亦即,投资的市场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

  因为在一家家登陆美股的上市公司背后,都闪现了私募股权基金的身影,流传着“慧眼识珠”“早期投入、几十倍回报的传说”。盛世狂欢那几年,全民创业,创业者相互交流张口就是“你融到哪一轮了?”“估值多少?”“今天见了几家机构?”

  当年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悲壮。

  两万多家私募,经过这几年的洗牌和市场化的竞争,也基本也定了格局,强者恒强的局面出现了。

  我自己为了方便理解,大致做了下面分类,不太准确全面,仅供参考。

  前面提到了金融的本质是撮合,我们从两端来对机构背景进行分类。

  私募基金创始人,一般都是在业内有资源的,具体来说,要么有钱(或者认识有钱人多),要么有项目。

  从有钱方来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正牌私募机构,包括耳熟能详的红杉、IDG、高瓴、GGV等。他们是最早一批参与到私募股权市场并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的机构。最初的资金来自于美国母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招聘高精尖的海归作为合伙人来国内开疆拓土,慢慢发展壮大,培育了不少创投骨干,骨干有了资源有人信任再单独出来自己开私募机构,以此实现机构的裂变。这类机构主要做的是创业投资,就是最正派的孵化创业公司发展壮大,再上市退出增值套现。因为入场早,赶上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期,所以业绩亮眼,积攒了更多的资源,能募来更多的钱,有底气投早期投赛道分散风险。成为强者恒者方。

  二是国家队,钱也是国家的钱,规模也能做大,比如大名鼎鼎的深创投(大股东是深圳发改委)、粤科金融(股东是省政府),还有活跃在市场的以省市名为首的XX投资机构。这些机构承载了一些国家扶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项目。

  三是像诺亚这样的财富管理公司。机构早期通过做固收做出了规模,然后开始丰富产品种类,不仅代卖红杉、IDG这样的公司发行的基金,也自己成立私募公司发产品,比如诺亚下面的歌斐资产。财富管理公司相对来说投资不如前两者灵活,因为其客户大都是个人高净值客户,对投资的时间和收益比较敏感,到期退出不了对品牌和客户信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资产挑选上选择的空间收窄。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去参加某美国正牌私募机构的产品路演。投资经理做技术出身,谈及所投的AI行业滔滔不绝,从技术源起到中美对比头头是道,最后客户提问:你们这个到时候五年能退出吗?他愣了一下:“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应该可以吧,到时候退不出就让我们母基金来接呗,基金会的钱对时间不敏感,五年十年的对他们无所谓。”

  感叹一句有钱真好啊,有钱不考虑时间长短和资金流动性,才能聚焦行业研究专注投资回报。

  财富管理公司的局限,有机会我单独写一篇来交流探讨。

  刚和说完了有钱方,来说说有项目方。

  投触项目最多的,一是各类投资证券等金融机构,比如中金、平安、中信、摩根斯坦利等,私募基本就属于金融版图下的一块了。它们的优势在于可以做体系内联动,投了某个企业,最后由体系内的投行做项目联动,并购、上市辅导一并做完,整个企业生命周期一条龙服务。

  二是各类实体企业。自己企业做大了有闲钱了,入股其他的企业,一来有投资回报,二来也是最主要的,作为战略投资方,为自己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准备。比如早期的联想投资,还有现在的BAT、京东、小米等,都有自己的私募投资机构。

  国内互联网的竞争格局,强者恒强的局面基本已经成形了。所以有人打趣说,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不要指望做成下一个淘宝或者百度,因为很早的时候,你就要考虑站队,是被阿里投还是被腾讯投。

  私募机构清科每年都会有排名,具体的可以看看。

  这是2019年的排名。重磅|清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总榜单_最新速递_投资界

  上面提到的,和市面上接触比较多的私募股权,主要是创投类的,也就是投资路径是入股创业公司,等其做大做强了上市退出,以牺牲流动性获取高额的收益。

  但其实私募的范围不止于此。

  私募作为一个金融产品,说白了就是撮合有钱方和缺钱方的工具。

  实体企业自己缺钱了,组个私募公司募基金,募钱入股自己的未上市企业算不算私募?也算。

  Aa私募基金公司理直气壮地说:“我就觉得Ab公司是优质项目标的成长性看好,能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啊!”

  这样的操作,在房地产行业用得比较多。房地产作为高周转高投入的行业,一般一个楼盘项目会单独组建一个项目公司,然后由房企名下的资本公司募钱发产品投入,等到房子盖好销售有资金回笼了,再作产品退出。跟创投项目相比,这样的资金回报预期是比较确定的,收益也比较稳健。

  事实上,房地产股权基金在私募股权基金中占比还不小(主要也是因为资金需求量大),规模占私募股权总规模的近20%了。

  这样的操作,在某某系某某系的金融集团中常见,说白了就是自融。人家还是合规操作,合同里约定好了定向投资于Ab公司了,也确实进了Ab公司账上,至于Ab公司怎么用这笔钱,那就比较难监控了。资本市场繁荣的时候,反正钱到手我不做实业,随便再去搞点投资,等到三五年产品到期了,把钱还给投资人,公司还能赚。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种套路玩不转了,Ab公司还不起钱,Ab公司的集团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然后多米诺效应,一倒整个集团都倒了。私募基金跑路大案的阜X集团,就是这样来的。

  这两年,资本市场一改繁荣往昔,潮水退却后,见识了行业的各种骚操作和裸游的人群,对投资者是教育,对从业人员也是难得的教育。

  先这样吧,有机会再来写写私募基金行业从业和财富管理公司发展的一些个人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了解:私募基金公司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