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实测!数字货币钱包亮相:九大功能,日支付限额管理
原标题:实测!数字货币钱包亮相:九大功能,日支付限额管理tokenpocket官方下载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
https://img2.baidu.com/it/u=1395898524,317996014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30&h=354
文|张颖馨 编辑|袁满
备受市场关注的数字货币钱包内测出现新的进展。8月29日,《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上线。在“中国建设银行”App上搜索“数字货币”,便可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另据了解,目前该功能或仅在部分试点地区开通。
从《财经》记者今日实测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截图来看,在搜索“数字货币”进入相应页面后,可在绑定银行卡后开立“数字货币个人钱包”,同时系统会生成相应的钱包编号。
图源/建设银行App
进入主界面发现,建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有类似人民币的电子显示界面,颜色则是与建行相匹配的蓝色。与此同时,进入“钱包管理”后,页面显示的功能项包括“存入钱包”、“转出钱包”、“交易明细”、“绑定账户”、“查看红包”、“信用卡还款”、“钱包注销”等。
图源/建设银行App
目前,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内容共有九项,分别是:开立或注销、现金兑换、从账户兑出、兑回到账户、转款、挂失、升降级、绑定银行卡及小额免密服务。
根据《协议》,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开通包括:远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服务内容;面对面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内容;客户享受上述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还须具备相关电子设备、钱包App、能接入相应数字人民币钱包系统的网络等前提条件。
《财经》记者注意到,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分类包括: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对于一类、二类和三类钱包,用户在建行全辖机构内每种类型的钱包只能开立一个。
其中,数字人民币二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30万元。数字人民币三类钱包余额上限为2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2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数字人民币四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钱包限额及各类钱包具体服务内容以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内容为准。建行还会根据自助机具、数字人民币App等渠道规定相应的钱包交易限额,用户应同时遵守,渠道限额以乙方公布的内容为准。
此外,用户在营业网点可以开立数字人民币一类钱包、二类钱包和三类钱包;用户通过远程渠道可开立数字人民币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在满足客户实名、钱包数量、账户类型控制等前提下,可申请办理钱包类型升降级业务。
《财经》记者在开通对应的二类钱包后,页面显示,年限额为50万元,日限额为10万元。与此同时,在使用转账功能过程中,在输入姓名等基础信息后,仅输入对方手机号或银行卡账号便可完成转账,但前提是对方也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
图源/建设银行App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市场就流传出疑似建行正在内测 DC/EP 数字钱包的截图。与此同时,疑似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DC/EP内测截图亦被曝出。
紧接着的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数字人民币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但目前的试点测试,还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
8月3日,央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此后,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国有大行人士透露,其所在行正在大规模测试“数字人民币”App。App暂时还不能公开下载,打开后有身份编码。近几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同时内测“数字人民币”电子钱包,考虑到系统负荷等原因,目前还属于内测阶段。
8月1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2018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起成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为深圳数字货币试点奠定基础。目前,深圳作为人民银行批准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在保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正有序开展数字货币内部测试工作。
8月27日,央视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各项测试及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深圳,数字货币内部测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苏州,有的公务员已领取用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部分工资;在雄安新区,麦当劳等19家公司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可以预期,虽然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并非一回事,但未来数字货币将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样随处可见。
业内人士认为,从使用体验看,数字人民币钱包在转账等功能上相当方便,但目前落地场景有限,线下消费渠道有限。在很多用户已养成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习惯下,如何提高用户在消费场景的使用频率,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者为《财经》记者)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