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的奢侈品与珠宝培训行业中,几乎都听到过十二年集团从来没有销售人员,但客户需要提前一年排队预约培训课程。我们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课程让这些国际、国内顶级品牌的奢侈品、珠宝品牌大佬们慕名而来,排队等候课程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十二年,了解一下十二年神奇的讲师团队。
记者:据我了解,12年有一支非常非常优秀的讲师队伍,那于斌先生您觉得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可以成为12年的讲师呢?
于斌:我认为讲师和管理者可以归为一类,我有时候经常会问讲师:身为一个老师,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吗?很多人都会告诉我口才,有人告诉我知识,有人告诉我阅历,有人告诉我经验,有人告诉我胆量……我统统都给否了,我不同意。因为我觉得,和管理者一样,在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并不是刚才说的那些,而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如果这四个字都没有做到,那么一切都是零,口才再好,假的;知识再多,虚的。如果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所讲的都是自己能做到的,一个管理者在工作中告诉下属的都是他自己能做到的,我觉得他才配当管理者、当讲师。所以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千万要记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是为人师表,因为你为人师就要先做表率,为人师就要先从自己开始。我挺自豪的,我做老师做了这么多年,我永远都引以为荣的就是我做到了以身作则,做不到的我也不讲,讲的都是我肯定能做到的。
记者:那于斌先生您觉得作为一个站在讲台上和学员做分享的讲师,除了去给学员培训技能、讲解销售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应该给学员传递一些什么呢?
于斌:很好。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12年集团在培训领域一直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培训课程,每个老师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在传递一种方向,有些人在传递一种理论,有些人在传递一种能量。而我认为,作为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要去传递的有两点:第一是正确的思维模式;第二是正确的落地模式。什么叫正确的思维模式呢?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下面有100个人,应该会有至少一半的人相信他所说的话,否则也就不会来听他所讲的课了。如果他传递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那个结果将不堪设想。比如我曾听过一个老师说过一句很恐怖的话,当时台下有400个人,他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下课了我就去后台找他,我说你这句话会害死很多人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个错误的模式,是告诉更多的人学会自私,如果有一半的人听完这堂课变得更自私,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恐怖。所以我觉得要传递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
第二个是一种落地模式。什么叫落地模式呢?我认为就是学完的东西,他们能回去做,哪怕是硬背下来5句话,但是这5句话他永远都会记得,这就叫落地模式。最怕的是你讲完了,讲的天花乱坠,一出门,他们全都忘了,都记不住,也不知道怎么做,只讲理论,那种虚的、空的,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认为培训的核心就是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可用的落地模式。
记者:是的,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可用的落地模式才是培训的核心。于于斌老师,您能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谈谈您对“教育”这两个字是怎么看的吗?
于斌:今天的中国教育、曰本教育、美国教育,我都抽了一点时间去研究了一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各有优劣,各有不同。在这里我没有资格、能力和水平去评价各国教育,我只想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来评价一下“教育”这两个字。
所谓教育,我把它定义为三种模式:第一种叫家教,第二种叫企教,第三种叫社教,也就是家庭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它们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教育。但是这三种模式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变得很好,而是极个别的人变好了。比如说,我们看到每个家庭的教育都是不同的,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很可怕的教育方式,我特别想提出来,这种方式的名字叫“攀比式教育”。你的孩子要学钢琴,我的孩子就必须要学;你的孩子学了电子琴,我的孩子不但电子琴,连琵琶也要学;你的孩子报了一门英语,我的孩子就要报英语和法语。在这里那些可怜的家长们都输在了一句话上,那就是“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忘了另外一句“你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趴在起跑线上”。比输还难受!因为趴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他不考虑他的孩子趴在起跑线上,他只记得第一句,所以我认为这种攀比式教育会让一群优秀的孩子趴在那里永远也站不起来。所以,就教育来看,我觉得从刚刚分享的这个小小的案例和故事我想阐述的是:教育一定是从做人开始的。我听说有一个叫李X一的,他在父母的教育下书法很好,音乐天赋也很强,会弹这个琴那个鼓,那他今天在哪里呢?可能有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么有才的人为什么现在在那里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在教育的人上没有下功夫,只在技能上下功夫,这个有用吗?我觉得没用。教育从人,以人为本,教育才可以以技能为前提。如果人都没成为本,把技能当本了,那这样就有问题了。所以,你让我谈教育,我觉得先要教育一个人的心,再教育一个人的行,然后才是技能上或者是提升技能上的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教育人与行。
记者:社会上现在流行这样一种看法:很多人唯学历至上,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父母都觉得只有好好学习,然后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才会有出息。您觉得学历和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大呢?
于斌:我不知道你认为学历和能力之间有多大的关系。但是我认为它们的关系说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说它们的关系很密切我也不赞同。我从来不想用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的低学历来举例子,我只想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人创造了很多业绩和奇迹,也有很多低学历的人创造了更多的业绩和奇迹,难道真的都是机遇和巧合吗?难道真的是幸运的吗?我觉得不是,完全不是。我觉得一个人在他的世界里学历固然重要,因为我认为学历是能力的推动者。一个人如果没有学历,那他做生意会出现一个困难,因为他不会算术。但是如果一个人学历可以做到微积分,但是没有能力,我想说他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连路都不会走。所以,在这里对所有的观众说一句老话:我觉得学历重要,但是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我觉得所谓能力,我想把它拆分一下,能力是技能加努力,也就是说能力固然重要,就是你的技能固然重要,但你的努力更重要。有时候我说的一句话可能有些人不一定认可,但是我还是想说:目标重不重要?重要。方向重不重要?重要。可是技能和努力比目标还重要。为什么说技能和努力比目标还重要呢?比如今天你有一个目标是走300米路,当你走了100米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怎么办?虽然目标就在前面,但你走不了了,你只有努力,用你的技能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再走。所以技能和努力比目标还重要,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技能和努力是面对变化的一个最基本的钥匙。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能力和学历都重要,但是千万不要拿学历当饭吃,千万不要拿学历当能力,否则就是一个白痴,学历只是推动能力前进的一步棋而已。
http://ln.ifeng.com/news/detail_2013_12/27/1657385_0.shtml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GMT+8, 2025-4-26 17:34 , Processed in 0.02666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