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虽然不能归到W3c的嫡亲,但是李爵士毫不掩饰对LD表示厚爱,甚至对外称LD是当下实现数据网络(Web of Data)的最好方式。那有人可能要问,到底是什么是Web of Data?web of data说白了就是web3.0的精髓。Web2.0大红大紫之后,羞涩内敛的李爵士也勇敢地走在风头浪尖上,给“语义万维网”贴上了Web3.0的标签。
Web1.0是Web of Documents(基于文件的网络), Web2.0是Web of Persons(基于人的网络),Web3.0是 Web of Data(基于数据的网络)。
其实,web3.0的特征在我的空间http://hi.baidu.com/my11502207里早有描述,今天我再进行重复一下,并与之前的web1.0、2.0做个比较
文件Web的特征是:
把互联网当成一个超大的文件系统;
供人使用而不是供机器使用(文件的内容不是机器可读的编码);
基本单元是文件;
链接的目标对象也是文件(或者文件的部分);
基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化程度:非常低,不可度量;
内容和链接的语义:内隐(需要人脑的理解)。
数据Web(也可以说是web3.0)的特征是:
把互联网当成一个超大的关系型数据库;
主要是供机器使用(理解),也可以供人使用(多重编码,既考虑到显示,又靠虑到机读);
基本单元是”资源“(或”对资源的描述“),资源可以是万事万物,只要有标识;
链接可以发生在任何”资源“之间;
资源的结构化程度:很高,随需而变;
内容和链接的语义:外显(必须描述出来,作为显性知识,且采用机器可识别的编码方式)。
什么数据最需要关联?虽然数据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力有高下,社会有分工。可以说“开放的数据”最需要关联,规范数据最需要关联。当然,如果企业的数据不需要关联,可能关联数据技术会活不下去,所以除了以维基百科数据为主的Linked Open Data“已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外,Linked Enterprise Data也悄然兴起。
其实,数据量与价值是成正比的,保存有最多人类文化遗产的数据并不是上面这些,而是…对了…MARC。看吧,随着LoC,OCLC等业界大佬的努力,Linked MARC Data将遍地开花,其中有没有中文数据呢?这就要看你我的努力了。很有可能将来我们又要疾呼:不能让西方文明占领数据万维网!但现在我们为何不进行努力呢?BIWEB官方论坛有我的讨论版块,欢迎大家前去讨论。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GMT+8, 2025-4-27 00:54 , Processed in 0.02438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