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人,夜明珠是古装影视剧中才存在的神秘珍宝,它出场时围观者定要发出惊叹。但科学不止步于围观,而是致力于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个能在黑暗中散发光芒的浑圆球体,被科学家描述为“一种在撤去激发光源后仍能持续发光的特种蓄光型材料”,学名“长余辉材料”。 科学家还给这种材料细致地分了类:古装影视剧中出现的夜明珠属于天然无机长余辉材料,也叫无机夜明珠;1866年,人类发明了可以合成这种材料的技术,便有了合成无机长余辉材料;2010年,一个中国科研团队发现并设计了有机超长余辉材料,从此世界上便多了一种夜明珠——有机夜明珠。 “2010年,全世界只有我们一个团队在研究有机长余辉材料,是个冷门,不知道是做还是不做。”当时正在南京邮电大学读博士的安众福很纠结,他的导师黄维则力主深入研究。到现在,他们开辟出的科研方向越走越宽,前不久,黄维团队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了第五篇与有机夜明珠相关的国际一流论文。 但更令人兴奋的是昔日“冷门”变“热门”,据介绍,目前全球约有150多个团队加入了这一研究领域。同时,近10年来,中国学者在有机长余辉材料方面的研发实力一直居于世界“领头羊”地位。 如今,黄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他把中国科研在有机夜明珠领域的原创发展路径形容为:开道超车。 过去,我们更多强调弯道超车、换道超车。随着国家对“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必须要为自己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而这个全新的道路是什么?就是开道超车——原始创新。 我们不妨走近看一看,有机夜明珠到底是如何在“开道超车”上跑出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改变激发光源,有机超长余辉材料发光颜色不同。 “不正常”现象“颠覆教科书” 现在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的谷龙,2月下旬在《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了一篇与有机夜明珠相关的前沿成果,他在南京工业大学读博士期间的导师安众福是通讯作者。电话里,谷龙对记者激动地说:“我是站在安老师的肩膀上获得成绩的。” 其实,安众福的肩膀也是一寸寸抬高的。时间拨回到10年前,安众福还是黄维的博士生。一天傍晚,组内其他同学已经陆续离开实验室去食堂,安众福被一个合成新化合物的实验拖住,天色暗下来才准备离开。“关紫外灯的一瞬间,这个东西怎么还亮着?!”安众福发现自己新合成的化合物发出“一闪而过”的亮光,心想这“不正常”,赶紧跑去告诉黄老师。 黄维来到实验室,和安众福又改用另一种光源照射这种新材料,撤去光源后“它亮了10多秒”。“黄老师也特别兴奋,这现象我们之前没发现过!”安众福回忆道。 之所以说这种情况“不正常”,是因为它和教科书写的不一样。普通人所说的发光,对于有机材料而言叫做“荧光”或“磷光”。安众福解释,教课书上说,有机材料通常很难观测到室温磷光,一般在低温下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在有机材料科学实验中,撤去激发光源后还能发光数十微秒(1微秒=0.000001秒——记者注)即为“长时间”发光,可称为有机长余辉材料,而他们此次观测到的磷光却达10余秒之久,因此他们把这种材料定义为“有机超长余辉材料”——一种“颠覆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与此同时,黄维团队仍在进一步拓展该领域其他的研究方向。2020年2月,谷龙作为第一作者在期刊发表的最新成果中,将该材料原有的晶体结构改变成了聚合物结构,这意味着“夜明珠”成为了一种柔性材料,按照通讯作者安众福的说法:未来它可以变成曲面的手机屏幕,变成衣服,甚至变成女孩子的指甲油…… 回顾“开道超车”的历程,黄维总结说:“我们所做的,正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一要超前谋划,独辟蹊径,开辟一个领域;二要牵住‘牛鼻子’,对偶然现象多加思考,攻克薄弱环节;三要‘非对称’赶超,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同时,黄维提出,应该“加速具有中国标签成果的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提高我国相关学科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